通知公告

  友情链接
?
当前位置:首页>>人民防空
? ?
“十二五”时期我国人民防空建设新成就
贵阳市全民国防教育网 http://www.sxzlty.com/ | 更新时间:2016-06-10 | 来源:中国军网
字号:【大】【中】【小】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人民防空是国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民性的防护工作和利国利民的公益事业,对于保护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现实和长远的战略意义。

“十二五”时期,各级党委、政府、军事机关和人防部门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用新思想引领,用战备训练活动推进,人防军事斗争准备不断拓展深化,建设发展方式加速转变,对经济社会的支持力度日益加大,各项建设任务圆满完成。

军事斗争准备扎实推进

人防实战能力大幅提升

“战时防空”是人民防空的根本使命。新形势下,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明确了人防建设发展的重大战略指导和城市防护与重要经济目标防护并重的指导原则,赋予了“战时防空、平时服务、应急支援”的新内涵新职能,在发展方式上,提出了要探索基于信息系统体系防护能力生成模式、要走与经济社会融合式发展道路的战略要求。

“十二五”时期,全国人防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定精神,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积极适应战争形态新变化,认真研究空袭作战新发展,大力解决军事斗争准备的深层次矛盾、短板弱项和重难点问题,综合防护体系初步形成,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防护能力明显提高。

防护体系建设加速推进。牢固树立体系对抗和信息主导防护的新理念,以重大项目建设为抓手,以提高人防信息化水平为目标,大力加强指挥信息系统综合集成和新型指挥场所建设,不断加大防护工程信息化改造力度,基于信息系统的空中、地面、地下多位一体的综合防护体系初步形成。

群众防空组织蓬勃发展。按照联合精干、多能高效的目标要求和模块化编组、合成化使用的原则,针对群众防空组织人员落实难、组训实施难、掌控使用难等突出矛盾和问题,不断优化力量结构,强化质量建设,打造了一支现代化的防护救援队伍。目前,抢险抢修、医疗救护、消防、治安、防化防疫、通信、运输专业等传统队伍人数达65.8万,新建信息防护、伪装防护、心理防护等新型专业队伍达2万余人,志愿者队伍达26万多人。

战备演训活动常抓不懈。坚持战斗力标准,按照一年一个课题、一年一个方向、一年解决一批重难点问题的思路,国家人防办组织了“金盾”系列重大战备训练活动,坚持在活动中强化战备观念、拉动全面建设、提升实战能力,使战备演训成为中心工作,“学、研、训、考、评”成为常态。

军民融合战略深度实施

人防综合效益显著增强

“平时服务、应急支援”是人民防空的重要使命,是职能任务的拓展。“十二五”时期,全国人防系统认真贯彻平战结合的方针,全面落实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与城市建设相结合的建设原则,充分发挥人民防空独特优势,不断丰富融合形式、拓展融合范围、提高融合层次,使人民防空真正成为护民工程、惠民工程、发展工程。

拉动经济建设新增长。各地通过扩大工程规模、出台优惠政策、提供一站式服务吸引社会投资,通过建设指挥信息系统、完善人防工程和城市基础设施防护功能延伸相关产业链条,通过开发利用人防工程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服务平台,人民防空这种拉投资、带产业、促就业的有益做法,为保持经济平稳增长做出了积极贡献。5年来,共吸收社会投资2700多亿元,创产值2300多亿元,创利润89亿元,创税收45亿元,提供就业岗位240多万个。

促进城市建设新发展。牢固树立人防建设必须与城市建设同步协调、必须以服务改善民生为己任的理念,主动参与地下空间规划制定、集中联建和统一管理工作,充分利用人防工程提供餐饮、商业、娱乐、停车、纳凉、健身等公共服务场所,为有效解决城市土地紧张、环境污染、交通堵塞、能源浪费、防灾安全等问题,有效缓解停车难、交通难等“城市病”提供了发展方向。5年来,共向社会提供停车位620多万个,依托人防工程应对灾害气象、极端天气,惠及4000多万人次。

展示应急支援新力量。大力推进防空防灾一体化建设,充分利用人防警报设施、指挥信息系统为政府提供预警信息、实时灾情和指挥通信平台,参加抢险救灾、重大活动安保等公共安全事件应急处理。2015年8月,天津港发生特大危险化学品仓库火灾爆炸事故后,国家人防办及时派出防化专业队,并携带人防核化检测车和大型核生化应急掩蔽部驰援天津港,参与了处置方案制定、专家咨询、掩蔽部开设、核心区检测、采样分析、防护培训等工作,彰显了人防防化专业队在危险化学品救援处置方面的专业素养。5年来,全国人防系统参加重大抢险救灾和安保行动2800多次。

深化改革工作全面展开

开创人民防空发展新局面

改革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存发展之道。“十二五”时期,全国人防系统充分认识改革的战略意义,准确把握改革的目标任务,聚精会神搞改革,上下合力抓建设,开创了人民防空改革发展的新局面。

法治化建设迈出关键性步伐。在国家层面,人民防空法修订工作扎实推进,人民防空战备条例、工程条例、重要经济目标防护条例、地下空间规划管理办法等一大批法规文件加紧制订,有关领域的战术技术要求和标准规范等规范性文件陆续发布,信息化建设集中统管、产学研用管一体化建设等工作机制日趋完善,全国人大和中央国家有关部委组织的联合执法检查形成常态。在地方层面,各级党委、政府和军事机关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推进人防改革决定的实施办法相继出台,相关配套性地方法规文件更具操作性、实用性,法律宣传活动形式多样、普及效果明显,人防执法队伍机构健全、程序完善、行为规范,全社会守法意识不断增强,履行人民防空法律义务的自觉性极大提高。5年来,出台人民防空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990余部,组织执法检查4000多次,追缴防空地下室易地建设费96亿多元。

市场化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针对人民防空的国防性、公益性、社会性特点,各地正确处理“战场”与“市场”的关系,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参与人防建设,积极引导人防企业健康持续发展。为大力提高人民防空经营性资产建设和开发利用水平,国家人防办在沈阳、济南、郑州、南昌、武汉5个省会城市进行人防工程产权市场化交易试点,举办全国性专题研讨班,实践探索规模化开发利用,集团化连锁经营,集约化投入产出,一体化建、用、维、管的方法路子。

“十二五”时期,全国人防系统始终把增强国防观念、掌握防空防灾知识技能作为中心任务,坚持人防宣传教育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网络,积极营造全社会关心人防、支持人防、建设人防的良好氛围。

(责任摘编:王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