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鸽飞舞的年代,怎样把人防知识播撒进青少年的心田?请看北京市民防局的做法——
有趣的人防,无字的书
■高 畅 本报记者 鲁文帝
在“符号创意达人”活动中,北京市东城区府学胡同小学的同学们自编自演科普剧。陈昭毅摄 对于北京市东四九条小学的同学们来说,尽管“5·12”防灾减灾日已经过去1个多月,但那几天民防部门组织的教育活动,不仅让他们记忆犹新,而且还使他们养成了出门看标志的习惯,现在每名同学都能记住100个左右的应急避险符号。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效果?还得从北京市民防局设计的一本可以玩的无字书说起。 “让孩子们进入读图时代吧。”2015年秋天,该局宣教中心在研究改进工作方法时,想出来一个新点子:梳理人防疏散掩蔽标志,通过强化标志记忆传播民防知识。他们别出心裁,对18个常用的人防标志不用文字解释,而是采取“用简单符号解释复杂符号”的办法来说明标志含义。为让读者对应急避险知识爱学、易记,他们又从符号说明中提取出一个“符号小黑人”形象,围绕各类标志动起来,这一动,还跑出了一张连接指挥所与各类人防工程的民防地图。在地图上,他们还预留了读者与“符号小黑人”的互动空间,供读者在现实中体验人防活动。他们把这本无字书命名为《符号说》,希望人防标志成为读者的“护身符”。 2016年5月底,市民防局宣教中心和国家图书馆少年儿童馆共同举办了“小符号说民防”宣讲活动,此时《符号说》尚未正式出版,活动的主要目的是检验“动起来的民防标志”受欢迎的程度。通过开展粘贴标志、帮助“符号小黑人”逃生等游戏,孩子们不仅认识了民防标志、掌握了避险技巧,而且还感受到了发挥自身想象力、设置故事情节的乐趣。“只有把符号故事讲出来,形成书内书外的互动,《符号说》才有生命力。”宣教中心认准了这一思路。 2016年10月24日,民防儿童木偶剧《符号总动员》在北京剧院首演。该剧以木偶与真人相结合的形式,讲述了 “民防符号世界”里发生的一段奇妙的探险之旅。全剧时长约70分钟,分为5幕,采用舞蹈、黑光戏等多种表现手段,使观众在获得艺术享受的同时,掌握了人防疏散掩蔽常识。演出期间,主人公“符号小黑人”与台下小观众们频繁互动,现场气氛十分热烈。 “‘符号小黑人’不仅在舞台上,也在这本书里”——3天后,市民防局在前门小学举行《符号说》发布会,这本历经1年时间编写的民防知识绘本,由北师大出版社正式发行。在发布会现场,这本无字书带领大家走进了一个认识符号、感知符号、运用符号的崭新世界:在改造地下空间环节,孩子们动手设计人防工程;在防化洗消环节,孩子们尝试连接简单电路,探索人防工程洗消间的工作原理;在与“符号小黑人”交朋友环节,孩子们为他画上了一个个有趣的表情包…… 有了体验,还要创新。2017年4月9日,宣教中心联合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东城区青少年科技馆举行“符号创意达人”活动启动仪式,围绕《符号说》开展的各类创意活动闪亮登场,精彩纷呈。 17所学校参与了符号故事和宣传画设计活动,他们以《符号说》为蓝本,创作了近1000幅作品,其中423幅作品被评为优秀。9所学校参与了符号创意展演活动,创作剧本12个,演出10个,丰富了《符号说》的内容和表达形式。最有创意的当属符号魔方漂流活动,就是制作若干个6面体的盒子,盒子内装满民防符号、创意设计,通过相互传递的方式传播符号故事、民防知识。21所学校共设计盒子570个,其中被评为优秀作品的有246个。 据悉,持续2个多月的“符号创意达人”活动吸引了2万多名师生和家长参加。 为了扩大《符号说》的影响力,2017年以来,市民防局还组织了“符号小黑人”漂流活动,面向全国开展读书接力,目前13个省市已经参与这项活动。 “一本《符号说》教会孩子我们家长想教,但教不全、教不好的安全知识和应急技能。”东城区灯市口小学生姬少博的母亲说,她带着孩子参加了符号故事和宣传画设计活动,孩子按照自己的想象,把不一样的“符号小黑人”故事讲出来、画出来,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 编余小议 掘井深者得甘泉 ■贾 勇 各地国防动员系统每年编发的教材成百上千,但像《符号说》一样产生显著效应的却为数不多。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编写者抓不住受众的心理,内容激不起阅读兴趣;另一方面是组织者把教材一发了之,没有及时引导受众学进去、用起来,导致教材被束之高阁,教育难以落地生根。 《符号说》受欢迎、获追捧,不仅仅是因为内容推陈出新,更是因为组织者精心设计活动,力促知行合一。一本民防知识绘本的作用有限,但深谋远虑搞筹划、步步深入求落实的做法却值得借鉴。